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勒死儿子后跳楼:孩子,妈妈不想杀你,但失控了!

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8/2/2

勒死儿子后跳楼:孩子,妈妈不想杀你,但失控了!

  无论你是怎么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根

  寒假到了,年也快到了,平时自己上班早出晚归,孩子上学或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带,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并不很多,一般寒假加上春节放假的时候,才会跟孩子比较有长时间单独且亲密的相处。

  但一下子进入这种紧凑且无缝隙的关系时,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不能像平时那样“距离产生美”了,稍有一点不合拍,就可能会造成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比如,前几天发生在福州的一场家庭悲剧。

  1月27日,在福州的一个小区里,一个妈妈失手用手机的充电线将正在读五年级的儿子勒死,之后这位妈妈在家用割腕等自杀方式却未遂,便从在13层的家里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经调查初步了解得知,孩子很乖巧,成绩也很好,钢琴九级,是校乐队的钢琴伴奏,当时这位妈妈因为与家中孩子产生争吵,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才做出了这样伤害孩子的行为。

  01

  打死孩子并非极端个案

  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

  无独有偶,前阵子还有一个也很让人心痛的新闻:1月5日,发生在江苏泰州黄桥的一个小区里。

  9岁的孩子明明,因为把妈妈陈女士的手机弄丢了,一气之下失手将孩子打死了。

  孩子下午在小区后面玩雪,玩的时候可能把手机给弄丢了,3点多的时候回来找手机,保安大叔陪着找到4点多一直找不到,孩子因为找不到手机而坐在雪地里哭。

  5点多的时候,陈妈妈在业主群内询问有没有人捡到手机,后来孩子回家后又不好好写作业,陈妈妈情急之下就动手打了孩子,没想到酿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惨剧。

  事发后,陈妈妈承认,当天她用胶布将孩子的手脚、身体捆了起来,从傍晚6点打到深夜11点。打了歇,歇了打,大概打了5次。期间,她只给孩子喂了几口水。

  深夜,她把孩子抱到床上,孩子说了一句,“妈妈,我不想看到你”。她一气之下回到自己房间睡觉,一觉睡醒之后,孩子就没了。

  8日上午,小区内的雪融化了,有居民专门来到5日孩子堆雪人的地方,意外发现地上躺着一只手机,而这只手机正是孩子当天丢失的。

  继续搜了搜,发现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 2012年12月30日,彬县8岁男孩因在学校和同学要钱,不给就威胁恐吓同学,其父亲用皮带教训儿子时失手将孩子打死。

  ◆ 2010年6月18日,西安长安区一对夫妇因为怀疑8岁的女儿在家里偷钱,顺手抓起拖把、棍子、擀面杖将孩子打死。

  ◆ 2010年3月29日,浙江省嘉善县的一位妈妈,因5岁的小女儿普通话不标准,妈妈教唐诗的发音一直念不好,纠正几次都没有改正,小女儿就索性不念了,妈妈就用右手狠狠的殴打小香的后脑,致使孩子第二天清晨死亡。

  ◆ 2010年6月11日,西安一位爸爸得知孩子考70分以后,当场扇儿子耳光,还踹孩子几脚,最后用木棍打孩子腰部和背部,导致孩子第二天上午死亡。

  02

  3大原因让孩子付出生命代价

  虽然每一个道理你都懂

  何以至此?到底何以至此?孩子生命正当时啊,却竟断送在自己至亲的人手中!这些以牺牲孩子生命为代价的虐打式教育,无疑给每位家长敲响了罪恶的警钟。以下3点请家长正视。

  ①冲动是恶魔,恶到让孩子付出生命。

  也许就在这一瞬间,你一失控,孩子就没了!

  你曾经打孩子都因为啥?是不是不吃饭,是不是一道题老做错,是不是嗓子都喊哑了还不听?是不是……大部分时候,打孩子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但气头上的我们,往往会将孩子微小的过失无限放大,并将原不该让孩子承受的,也一并发泻在孩子身上,这往往是悲剧酿成的根本原因。

  我们都知道冲动是魔鬼,但往往却做不到三思而后行,而人在极其愤怒的情绪下,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被恶魔控制,完全失去理智,下手不知轻重,惩罚失去分寸,甚至出现“越打越爽”的错觉。

  此时,但凡现场有“第三个人”出来劝阻,都不至于让孩子命丧黄泉!请别在只有你和孩子的情况下,打骂孩子,因为你的愤怒可能会杀死你的孩子,有时候一动手,就是一辈子。

  别变成恶魔,将孩子吞噬

  ②打已成“习惯”,适当惩罚变成了滥用暴力。

  当你觉得打孩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时,你离这个“不良习惯”就不远了。

  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连哄带骗,耐心教导,大点了,恐吓、吼叫代替了温柔的过往,再大点了,打才有效了,于是这种教育方式潜移默化,进入潜意识,经过再三的实践奏效,形成“随手打、随手拿东西就打”的不良习惯。

  或许有一天,你发现打也不奏效了,孩子已经对它免疫了,表现出“你打我也没用”的态势,甚至反过来欺负你,这时候是不是更来气?这让不少家长变本加厉,打得更狠,于是适当的体罚就逐渐发展成暴力的滥用。

  有人说用打来教育孩子的家长都是无能的,但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打孩子本不是家长的主观意愿,而暴力却是一种会上瘾的不良习惯,就像找到了情绪发泄的出口,有不爽就往里面丢。

  你的暴力反复出现在孩子的梦中

  ③孩子不是私人物品,只是弱势人群。

  “我的孩子,我想骂就骂,想打就打,不关你事!”

  “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你是我的!”

  “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我容易吗?”

  “你穿的、用的,你的一切,都是我的”

  这些话你有听过吗?或者你有说过吗?这些话的潜台词就是——孩子,你是我的,一切,都我说了算!

  不承认孩子的社会属性,不觉得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性的处置,面对强势的大人,孩子能做的就是——“听从发落”。

  在你面前,孩子是弱势人群,得不到社会的保护,自己也没有反抗的权利,只能任由你来摆布,所以不少父母理所当然的将孩子当成了转移愤怒的目标,当成了发泄不良情绪时,攻击的对象。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你还记得孩子出生时的小脚印吗

  写在后面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让孩子听我们的话,而是改变孩子,让Ta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纪律。

  请在血的教训面前,记住以下方框里的5点:

  1.可以的话,尽量不打孩子,不打伤打残打死,也会给孩子造成一生的心理阴影。

  2.当要发火时,请提醒:孩子需要时间来成长,请给他多一些时间和空间。

  3.答应自己,不在情绪低落、没有“第三个人在场”的情况下打骂孩子。

  4.想要选择打这种方式来教育时,请反问自己:我还有没有其它的选择?

  5.当万不得已要开打时,请自我暗示:孩子承受能力有限,我下手一定要轻点。

  理智回来的你,会很庆幸,孩子没有受伤,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