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合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11

  偶合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宝宝接种疫苗的偶合死亡,令很多家长对给宝宝接种疫苗有了更多的顾虑,那么偶合死亡是怎么一回事?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调查发现,“偶合死亡”背后本身便存在婴儿是否需要在出生24小时之内便要接种乙肝疫苗的争议。

  平心而论,这些婴儿死亡事件,究竟是“偶合死亡”,还是由疫苗接种所致,当然要彻查。

  在真相调查清楚之前,基于婴儿死亡与接种疫苗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有必要启动应急叫停机制,但因此便对疫苗接种全盘否定,甚至引发公众对于疫苗接种必要性的怀疑、排斥,有失科学。

  事实上,由于疫苗生产本身的技术限制,及接种者个体之间的差异,疫苗接种存在不良反应风险是常识。即便是在国外,对疫苗质量有更严格的风险管控,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率仍存在。

  通常认为,疫苗的不良反应率只要小于1:50000~1:100000都是安全的。

  对于“疫苗受害者”,的确该有相应的救助机制,但若因此否定预防接种,甚至认为不接种疫苗更安全,或是因小概率的风险而放弃预防接种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整体健康收益。

  在这方面,并非没有教训。1974年,英国媒体报道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但随着疫苗接种率下滑,发病率由接近之前1/10万上升至100/10万~200/10万,从而形成百日咳的疫情。类似因“抵制疫苗”运动而引发大范围疫情的案例,在日本、欧洲都曾发生。

  基于此,对于疫苗不良反应,固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并确保不良反应的及时公开,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从而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风险可控。

  假如因为“疫苗有风险”,便简单地怀疑与抵制疫苗接种,却极有可能走向歧途,并衍生出更高的公共卫生风险。

  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接种疫苗是将细菌或病毒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以无危害的形式引入人体,这些细菌或病毒会引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保护性的免疫蛋白和可杀伤细菌的免疫细胞。

  一旦真正细菌或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能识别出来,并产生更强、更快的免疫反应,这类反应比从未接受过疫苗的人体更强烈,从而保护人体不患上某种疾病。

  疫苗对于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下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全球范围内,每年通过疫苗预防的死亡数高达300万例,75万名儿童因为疫苗而免于残疾,给千千万万的人提供了最有效的保护。

  可以说,接种疫苗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对健康的最有效的保障。因为接种疫苗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免疫力使得新生儿、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免受疾病的侵袭,享受健康自由的生活。

  儿童接种疫苗,家长应注意什么

  孩子接种时,医生要对孩子进行体检和对家长询问,这时家长一定要如实告知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出生情况、是否发烧、有无过敏情况(如食物、花粉、药品等过敏史)、过去接种疫苗有哪些反应等,这些情况对接种医生判断孩子能否接种疫苗很重要。

  接种疫苗一定要到正规的接种单位。所谓正规的接种单位,是由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考核、培训合格之后指定的合法接种单位。

  只有合格的接种单位的疫苗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证。而且接种完疫苗之后要对孩子密切观察,要在接种单位至少留下观察30分钟,一旦发现孩子不适或可疑不良反应,及时告知接种医生处理。孩子回家以后家长也要密切观察孩子情况,如有可疑反应发生,及时报告,积极诊治。

  以上是小编关于“偶合死亡是怎么一回事?”的解答,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会遇到这种情况,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