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23
2向老师表达家长和孩子对Ta的信任
我们常常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指导”老师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但更我们通常不会教医生如何看病,因为我们认可医生的专业性,信任医生。同样的,信任对于老师来说也非常重要。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专业性被认可,并得到家长的信任,被孩子信任。家长可以婉转表达对老师的信任支持。
比如说:“我孩子说老师您讲得很清楚,孩子一听就懂。”或者更具体一些,“这学期面积计算这章节您讲得太好了,孩子听了都特别对数学感兴趣。”
有些家长也许会说:“我不知道这些情况呀,难道我假编?”不知道情况就直接提前问问孩子,顺道也可以跟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发现老师的优点。
3跟老师多谈谈学校外孩子的情况
现在的家长大多是职场父母,时间并不充裕,未能与老师充分沟通。同时还有一现象,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就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交给老师,期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非常了解,对孩子负所有的责任。
但实际上并不如此,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需要老师照看,他可以很了解孩子们在不同学科上的强弱,但还需要家长提供更多学校外的信息,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孩子和激励孩子。
家长可以跟老师谈谈孩子最喜欢的书、音乐、运动,又或者电影、游戏、电视节目,甚至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是否会分担家务,比如照顾弟弟。当然,这些需要家长平时先多跟孩子沟通,才能跟老师谈,只有老师越了解孩子,才能越容易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去教育他。
4使用正面的语言讨论孩子的问题
当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课堂上爱动,不守纪律时,你怎么回答?
你会回应:“是啊,我家孩子就是爱动,在家也这样,很难管。”又或者说,“是的老师,我也觉得他很麻烦,实在教不了。”
家长谈论孩子问题的说法,很大程序上会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如果你像以上那位家长这样回应老师,那你恰好强化了老师的问题视角,他会觉得孩子的确很难管理,连家长自己都这样说了。甚至负面的评价会渐渐地成为一个标签,老师可能以后不愿意费心思去管教孩子了。
那家长遇到这些反馈,如何反馈更好?用正面的语言!家长可以坦率地承认问题,同时从正面积极的方面去阐释,“我孩子的性格很热情活泼,大家都很喜欢他,我们在家也里很努力给他立规矩,希望他自己更自控。老师您这边有什么好的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