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外媒报道中的中国农民工子女:失落的一代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8-15

  但还有许多离乡背井的孩子生活在城市里,缺少政府或社会的关爱。数千万农民工把孩子带到城市里抚养。

  文章称,这些经常被称为“流动”儿童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缺少地方社会保障,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他们经常不符合公立学校的入学条件,这种家庭登记制度决定了公民享受的福利种类。流动儿童跟父母一样是“农村户口”,因此无法享有跟城市同龄人一样的权利。

  流动儿童的数量在增加。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调查,2010年中国城市中四分之一的孩子是流动儿童。2013年,这一比例增加到三分之一——流动儿童总数达到3580万。

  忙碌的父母,孤单的孩子

  文章称,自从20世纪70年代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中国大多数孩子生活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父母和4个祖父母轮流照顾他们。(有人称之为4-2-1家庭结构,4个祖父母,2个父母,1个孩子。)理想情况下,如果农民工到城市去,把他们的孩子留在家里,家里人能照顾孩子。但如果孩子跟父母一起到大城市里,那么这一结构就瓦解了。

  子义的父母和爷爷10多年前来到广州。他的妈妈两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没有音讯。子义从来没去过动物园,尽管爷爷知道小孙子很喜欢动物。邹老汉没有时间带他去。

  子义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托儿所里。两层楼的托儿所里有个大教室,里面有书和一台放在地上的大电视,还有一个餐厅和一个厨房。隔壁就是火车票售票处,在春节期间,农民工们凌晨4点就来排队买票。每天早上,大约20个孩子被送到托儿所,一整天基本上都在唱卡拉OK、看动画片。

  只有一名全职工作人员看护孩子,还有一些兼职的志愿者。他们教孩子一些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还有音乐和自然等课程,但都不是系统的教学。

  这些孩子不仅仅在语言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学习。

  6岁的宋莹莹(音)按时来托儿所,她比其他女孩都要活泼主动,这使得她经常引人注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宝宝啦微信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