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离婚,就像我掉了一颗门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9

文:孟迁 摘自《上帝也单亲》

  离婚后,大人对生活变动的适应,会影响到孩子的状态,但孩子并非完全依赖大人,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感受和适应过程。上海的韩晓燕老师曾经采访过一个叫刘小淘的男孩,13岁了,刚刚读中学,父母已离婚多年,现在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他功课很好,性格也随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老师对他评价也很高。采访时,韩老师问他如何看待父母离婚。以下是他的话——

  我觉得爸爸妈妈离婚,对我而言,就好比掉了一颗门牙,刚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但慢慢就好了。我虽然没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感觉妈妈还是我的妈妈。现在,我的衣服、裤子和鞋子、袜子等生活用品都是妈妈买的,爸爸就管家里的开销。所不同的只是以前是两个人一起管,现在是两个人分开管。我妈妈管我的身上,我爸爸管家里,两个人是平均摊的,只是分工的区别,经济方面没有很大的改变。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问,坚信爸爸和妈妈两个人都是好的。老师让我劝他们不要离婚,我也不劝,再说我劝不回来的。要真的劝得回来他们也不会分开了。

  我记得一位单亲家庭的女同学对我说,经常有同学很夸张地对她说:“啊!你家是离婚的啊。”她就反驳说:“离婚怎么了,很多的。”她家楼下有对双胞胎总说她没有爸爸之类的话想气她,她就说:“我用的东西都比你们好,你们只不过多一个爸爸而已,你爸爸还打麻将输钱呢,有什么用啦!”她的话给我很大的启示,虽然比较偏激吧,但我觉得这不失为一种保护自己的很好的方法。我们单亲家庭的孩子很特殊,经常会受到旁人另类的眼光,有时候也要学会坚强一点,保护自己!

  就是这样,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让我们担心。孩子们有自己的聪明,有自己的办法。他们懂得怎样回避那些带给自己困扰和不快的东西,轻装上阵。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并把生活打理得很好。

  对于父亲的缺席,也是这样,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这么在意。我认识的一位单亲妈妈在她的育儿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儿子有个同学的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了,他经常到我们家来玩。有一天他问我儿子:“我爸爸死了,你爸爸是不是也死了?”儿子笑着说:“我爸爸没死,我妈妈和我爸爸离婚了!”然后两个孩子又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玩起来了。

  上周他那个同学很高兴地对我儿子说:“我妈妈找了个男朋友,他们今年年底就要结婚了。”我儿子说:“真好,你妈妈怎么找到的?”他同学说:“就是趁放假把我送到老家去,她就找到了。”然后两个孩子又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玩起来了。

  我说这些只是想说,在孩子眼里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大人又为什么那么在意呢?孩子的理解和承受能力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大。他们更坚强。

  生活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像我们设想的那么糟糕。离婚在很多人眼里好像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更担心孩子因此而受到挫伤。我们担心孩子会反对我们再婚,其实未必。孩子们有自己的生活哲学,他们认为自己管不了或者没必要管的事情,比我们更放得下。他们对生活的承受和适应能力,往往比大人要强得多。他们对生活比我们乐观,有更多积极的期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越来越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离婚不离婚都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种差异而已,而不是一个问题。

  当然有一句“废话”是要说明的,即:离婚对孩子是否有消极影响,主要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比如刘小淘的父母虽然分手了,但是能够依然和谐地对孩子的生活进行分工合作,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作为监护人的父亲能够给孩子充足的自由,同时我相信夫妻双方都没有给孩子怨恨和敌对等消极暗示。这是孩子所以能轻松面对生活的前提。之所以说它是废话,因为双亲家庭的孩子表现如何,也取决于父母的对待,这不是单亲的专利,不需要跟单亲挂钩和强调。

  于坚有一句诗叫做“世界的大餐桌上没有20岁的座席”,这句诗客观地描述了未成年人的现状,反映了成人世界对孩子的忽视。大人们总认为孩子还没有长大,其实没长大的人也是人,虽然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对世界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有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给我们启发和帮助。换句话说,孩子在父母离婚的过程中,既是一个承受者,也作为一个主体和父母形成互动。通常,人们仅仅把孩子当作承受者,从而担心孩子的痛苦和能否适应。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孩子在承受生活的变动的同时,也在和生活进行互动。

  还记得第二章里面郭凤英女士儿子的话吗——

  “妈!我不希望每天回家看到你这副面孔,我不会因为你和我爸要离婚就变得那么可怜。这社会离婚的人多了,又不是咱们一家。有的人离婚了,条件比咱们差多了,也得活着。你不用总为我担心,我们同学的家长也有不少都离婚的,所以这不算什么。你再想想:即使我爸跟你离婚了,咱们还可以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生活、住房和经济上都没有问题。还有,你不能总靠别人对你的同情和安慰生活,你应该尽快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其实你也有许多长处。我希望看到你高兴,其实你的心情和情绪好了,我的心情也会好,爷爷奶奶的心情也会好,咱们家就都好了。”

  如果说单亲妈妈郭凤英女士儿子的话,能让你对孩子们的看法有所改变的话,那么,下面这位拥有3个妈妈的女儿渺渺的故事,相信会更加让你对现在的孩子刮目相看。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